危险品是易燃易爆有强烈腐蚀性的物品的统称,危险品的运输存在巨大的危险性,稍不注意可能会造成物资损失或者人员伤亡,根据不同的性质危险品分为以下几种。依据GB13690-2009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和GB6944-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两个国家标准将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分为8大类:
- 爆炸品;
-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 易燃液体;
-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 放射性物品;
- 腐蚀品。

运输途中注意事项
凡具有腐蚀性、自然性、易燃性、毒害性、爆炸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均属危险品。危险品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运输中如防护不当,极易发生事故,并且事故所造成的后果较一般车辆事故更加严重。因此,为确保安全,在危险品运输中应注意以下八点:
一、注意包装
危险品在装运前应根据其性质、运送路程、沿途路况等采用安全的方式包装好。包装必须牢固、严密,在包装上做好清晰、规范、易识别的标志。
二、注意装卸
危险品装卸现场的道路、灯光、标志、消防设施等必须符合安全装卸的条件。装卸危险品时,汽车应在露天停放,装卸工人应注意自身防护,穿戴必需的防护用具。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滚翻、重压和倒置,怕潮湿的货物应用篷布遮盖,货物必须堆放整齐,捆扎牢固。不同性质的危险品不能同车混装,如雷管、炸药等切勿同装一车。

三、注意用车
装运危险品必须选用合适的车辆,爆炸品、一级氧化剂、有机氧化物不得用全挂汽车列车、三轮机动车、摩托车、人力三轮车和自行车装运;爆炸器、一级氧化剂、有机过氧物、一级易燃品不得用拖拉机装运。除二级固定危险品外,其它危险品不得用自卸汽车装运。
四、注意防火
危货运输忌火,危险品在装卸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车厢内严禁吸烟,车辆不得靠近明火、高温场所和太阳暴晒的地方。装运石油类的油罐车在停驶、装卸时应安装好地线,行驶时,应使地线触地,以防静电产生火灾。
五、注意驾驶
装运危险品的车辆,应设置GB13392-92《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规定的标志。汽车运行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消防、治安等法规,应控制车速,保持与前车的距离,遇有情况提前减速,避免紧急刹车,严禁违章超车,确保行车安全。
六、注意漏散
危险品在装运过程中出现漏散现象时,应根据危险品的不同性质,进行妥善处理。爆炸品散落时,应将其移至安全处,修理或更换包装,对漏散的爆炸品及时用水浸湿,请当地公安消防人员处理;储存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罐体出现泄漏时,应将其移至通风场地,向漏气钢瓶浇水降温;液氨漏气时,可浸入水中。其它剧毒气体应浸入石灰水中。易燃固体物品散落时,应迅速将散落包装移于安全处所,黄磷散落后应立即浸入水中,金属钠、钾等必须浸入盛有煤油或无水液体石腊的铁桶中;易燃液体渗漏时,应及时将渗漏部位朝上,并及时移至安全通风场所修补或更换包装,渗漏物用黄砂、干土盖没后扫净。

七、注意停放
装载危险品的车辆不得在学校、机关、集市、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停放,如必须在上述地区进行装卸作业或临时停车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征得当地公安部门的同意。停车时要留人看守,闲杂人员不准接近车辆,做到车在人在,确保车辆安全。
八、注意清厢
危险品卸车后应清扫车上残留物,被危险品污染过的车辆及工具必须洗刷清毒。未经彻底清毒,严禁装运食用、药用物品、饲料及动植物。
运输危险物时随车携带物品
危险货物运输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相比事后处置,做好预防措施显得更为重要,严防事故发生。因此,一旦真的有意外发生,要携带如下应急设备要及时进行稳妥处理。
- 配备三角木、三角警告牌和眼部冲洗液(第1类和第2类除外);
- 配备反光背心、便携式照明设备、合适的防护性手套、眼部防护装备(如护目镜);
- 随车携带应急逃生面具,并与所装载化学品相匹配(如具备气体或粉尘过滤功能);
- 运输第3类、第8类或第9类危险货物,应配备铲子和下水道口封堵器皿(如堵漏垫、堵漏袋等)。

运输不同危险物不同的安全技术操作方法
当然运输不同危险物品时,所采用的安全技术操作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下面就为您介绍不同的危险物相对应的安全操作方法。
一、烧碱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车辆装烧碱前,先检查车况,保证车况良好。
- 装车人员必须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严禁与酸类混装。
- 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受潮。
- 卸车后,及时清理车上残余的烧碱,避免飞扬。
- 身上沾上烧碱,先清扫,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二、硫酸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车辆装硫酸前,先检查车况和酸罐阀门,保证车况和阀门良好,并将阀门关好。
- 装酸过程中,密切注意装酸情况,防止溢酸。
- 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抛洒。
- 卸车时,将酸管捆绑牢固,防止酸管脱落,酸液溅出伤人。
- 卸车后,将阀门关好。
- 身上沾上硫酸,用大量清水冲洗。
三、汽柴油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车辆装汽柴油前,先检查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保证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良好。
- 装车人员必须穿油手套,穿防静电鞋。
- 装车前,必须将静电接地装置连好。
- 装车过程中,严禁吸烟等明火,密切注意装油情况,防止溢油。
- 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抛洒。
- 卸车时,必须将静电接地装置连好,严禁吸烟等明火,将油管捆绑牢固,防止油管脱落,造成油品外泄。
- 身上沾上汽柴油,用大量清水冲洗。

四、二硫化碳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车辆装汽柴油前,先检查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保证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良好。
- 装车人员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 装车前,必须将静电接地装置连好。
- 装酸过程中,严禁吸烟等明火,密切注意装酸情况,防止溢酸。
- 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抛洒。
- 卸车时,必须将静电接地装置连好,严禁吸烟等明火,将管道捆绑牢固,防止管道脱落,造成二硫化碳外泄。
- 身上沾上二硫化碳,用大量清水冲洗。
五、液化气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车辆装液化气前,先检查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保证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良好。
- 装车前,必须将静电接地装置连好。
- 装车过程中,严禁吸烟等明火,密切注意装车情况,防止超压。
- 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液化气外泄。
- 卸车时,必须将静电接地装置连好,严禁吸烟等明火,将气管捆绑牢固,防止气管脱落,造成液化气外泄。
六、液化气罐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车辆装液化气前,先检查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保证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良好。
- 装卸车时必须要轻装轻卸,防止气罐爆炸。
- 装车后,必须将液化气罐固定好,防止运输过程中气罐倾倒。
七、盐酸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车辆装盐酸前,先检查车况和酸罐阀门,保证车况和阀门良好,并将阀门关好。
- 装车人员必须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 装酸过程中,密切注意装酸情况,防止溢酸。
- 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抛洒。
- 卸车时,将酸管捆绑牢固,防止酸管脱落,酸液溅出伤人。
- 卸车后,将阀门关好。
- 身上沾上盐酸,用大量清水冲洗。

八、液氩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装车前,先检查车况,保证车况良好。
- 装车时,加强通风,防止人员窒息,不要接触液氩和通液氩的管道,严防冻伤。
- 装盛液氩的罐车避免接触明火、高温,防止罐车爆炸。
- 卸车时,加强通风,防止人员窒息,不要接触液氩和通液氩的管道,严防冻伤。
九、沥青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车辆装沥青前,先检查车况和阀门,保证车况和阀门良好。
- 装车前,必须穿工作服,戴防护手套。
- 装车过程中,严禁吸烟等明火,密切注意装车情况,防止沥青溢出。
- 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沥青外溢。
- 卸车时,严禁吸烟等明火,将管道捆绑牢固,防止管道脱落,造成沥青外泄。
十、电石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装车前,先检查车况和排气管的阻火装置,保证车况和排气管的阻火装置良好。
- 装车人员必须穿化学防护服,戴橡胶手套。
- 装车时,电石桶应轻装轻卸,不得从滑板滑下或在地面滚动,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而引起爆炸着火。
- 电石桶在搬运过程中,应采取防潮措施,如发现桶盖不严密或鼓包等现象,应打开桶盖放气后,再将桶盖盖严。严禁在雨天装卸电石。
- 装车后,必须将车辆密封,防止电石吸潮。

十一、天然气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车辆装天然气前,先检查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保证车况、排气管的阻火装置和静电接地装置良好。
- 装车前,必须将静电接地装置连好。
- 装车过程中,严禁吸烟等明火,密切注意装车情况,防止超压。
- 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天然气外泄。
- 卸车时,必须将静电接地装置连好,严禁吸烟等明火,将气管捆绑牢固,防止气管脱落,造成天然气外泄。
十二、甲醇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装车前,先检查车况和排气管的阻火装置,保证车况和排气管的阻火装置良好。
- 装车人员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手套,穿防静电工作服。
- 装车前,必须将静电接地装置连好,保持车辆周围干燥。
- 装车过程中,严禁吸烟等明火,密切注意装油情况,防止甲醇溢出。
- 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抛洒。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过程中,应防曝晒、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 卸车时,必须将静电接地装置连好,严禁吸烟等明火,将管道捆绑牢固,防止管道脱落,造成甲醇外泄。
- 身上沾上甲醇,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
应急措施方法
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或突发事件,驾驶员、押运员在安全可行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应急处置措施:
针对运输出发生交通事故采取措施
1.如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应立即报122交通警、119消防警、120救护警和运管部门,保护现场抢救伤员。
2、立即切断车辆电源开关、监视油罐车各装、卸油口的密封安全情况,告诫围观的群众严禁烟火,用手提消防器材布置好安全警戒线。
3、如是装载油品的重车,应在事故现场处理完毕后和交警协调,就近加油站,把装载油品卸掉后再进行事故处理,避免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

4、如果是重载车因交通事故导致车辆下沟或者翻车,应在消防部门的配合下,对车辆进行罐体表层冷却,和四周的空气进行稀释,利用自备车辆的车载防爆自吸泵对受损车辆进行对口自吸过驳,卸空受损车辆的重载油品后,方可以进行拖吊施救。
5、对在事故中外溢的油品应立即进行稀释,挖沟填埋,严格遵照消防和环保部门的要求做好事故(灾害)的善后工作,防止排入附近的水源引起的环境污染。
针对运输时着火采取措施
1、立即选择安全区域停车,关闭点火开关、电源总开关, 切断整车电路。
2、避免使用火源。不要吸烟、打开电子设备等,这些动作可能产生火花。
3、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向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急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和本企业等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并提供所需信息。报警时要明确的信息:
- 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
- 事故类型及危险货物泄漏、着火等情况;
- 装运的危险货物品名、数量及危险特征;
- 车辆周围交通环境;
- 事故影响范围等。
4、穿上反光背心,并按相关要求设置危险警告标志。
5、将出车前制作并携带的运输单据(托运清单、运单、安全卡)备好,以便救援人员及时获取有关信息。

6、不要走近或碰触泄漏的危险货物,不要站在下风口,以免吸入废气、烟雾、粉剂和蒸气。
7、撤离事故现场,听从救援人员的指挥,组织其他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8、在安全可行的情况下,使用灭火器扑灭轮胎、制动系统、发动机的小火或初始火源。
9、在安全可行的情况下,使用随车工具阻止危险货物渗漏到水生环境(如池塘、沼泽、沟渠等)或下水道系统中,并收集泄漏的危险货物。
10、脱掉被污染的衣物,以及已使用且被污染的防护设备,并将其安全处理。
车辆火灾预防措施
为防止车辆火灾的发生,司机在出车前、入库后坚持每天对油罐车及车库进行安全检查。
先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有无断裂脱落现象,静电导电连接地是否良好。灯光照明是否齐全。
车辆启动后,观看仪表盘、气压表、机油压力表、充电指示表是否正常,听发动机声音是否正常。闻车辆有无异味,各方面都正常方可行驶。以防止由于机械事故引发车辆火灾的发生。
车辆入库后要对库房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库。
参考资料
1、GB13690-2009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2、GB6944-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3、GB13392-92《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
4、《危险品运输管理条例规定》;
5、危险货物运输车交通安全提示要点[J].汽车与安全,2015(02):22.
专用车时代原创内容,作者:Bob,该文章不代表专汽通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pvtime.com/120094/